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哪些?
首当其冲是人文底蕴
孩子成长的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?9月13日上午,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》正式出炉。这份报告明确指出,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文化基础、自主发展、社会参与三个方面,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、科学精神、学会学习、健康生活、责任担当、实践创新六大素养,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。 这项研究课题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,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委会同国内多所高校近百名专家,历时三年完成。该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、表现、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。根据这一总体框架,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学习要求。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表示,目前,根据立德树人工作总体部署,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已率先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中得到落实。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后,还将组织为义务教育课程进行修订,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全面落实核心素养。 这一研究成果发布之后,成都众多校长都在朋友圈进行了分享。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校长张伟表示,现在有了这一具体的指导纲要,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更清晰了。草堂小学校长蓝继红对这一研究成果非常欢迎,“终于把教育教学的目标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来了,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也更明确了。”蓝继红表示,从学校办教育来讲,一定要回到人的成长这个点,明确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。 成都商报记者 樊英 |
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,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、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、信息等,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,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“来源: 成都商报”字样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侵权举报电话: 028-867836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