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日,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市场监管局获悉,《四川省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试点方案》)已正式印发,明确将在全省择优确定4个试点县(市、区)开展试点,试点任务包括在融资增信新模式、降本减负新路径、惠企服务直达新方式、转企升规新机制、多元化解纠纷新方法等五个方面进行探索。据悉,四川省市场监管局(省民营办)、财政厅还将建立改革试点支持激励措施,在试点期限内对每个试点县(市、区),每年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,连续支持三年。 《试点方案》中明确提出了试点目标,将力争用三年(2023-2025年)时间,实现试点县(市、区)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,服务体系更加健全,发展环境更加优化,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更好满足,经营成本有效降低,“转企升规”成效明显,合法权益平等保护,县域民营经济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的目标。到2025年,力争试点县(市、区)民营市场主体数量较2022年增长40%,民营经济增加值较2022年增长20%,占GDP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。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?从《试点方案》明确的五项试点任务看,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为民营市场主体融资增信,缓解银企“信息不对称”难题,试点实施“信用+园区”新模式,着力打通“信用到信贷”全链条。 在降本减负新路径探索方面,提出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、要素成本、人力成本、物流成本,支持加快建设电子交易公共服务系统,支持设立政府专项资金,对错峰用能企业给予一定支持。探索惠企服务直达新方式,将鼓励实施民营市场主体服务事项的清单化管理,探索精准化服务对接机制,探索建立多元化惠企服务平台。 在多元化解纠纷新方法方面,提出要探索构建“一站式”多元解纷体系,为民营企业提供化解纠纷“一条龙”服务,满足纠纷多元化解、快速化解和有效化解的实际需求。 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|
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,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、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、信息等,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,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“来源: 成都商报”字样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侵权举报电话: 028-86783636
新闻热线 86612222 | 服务热线 86613333
订报热线 87677175 | 广告热线 86510016
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
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
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@163.com
本社地址: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| 蜀ICP备:07003170号
Copyright ©1996 - 2017 CDSB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 |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