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,任何时候都要务实、细致、迅速,绝不可推诿拖拉 据报道,兰州市民高先生反映,女儿的志愿服务证书名字打印错误,且未加盖公章,社区工作人员承诺马上更正但一直没有办好。高先生曾两次催问、5次拨打12345便民热线,一直没下文。 今年2月,设在甘肃省纪委监委机关的省“三抓三促”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,公开受理对各级各部门和公职人员工作作风方面的监督意见,这才接到高先生反映的问题。最终,在领导小组介入后,高先生女儿志愿服务证书的错名终于改正过来。 社区搞错志愿服务者的名字,改正过来不过是分分钟的事,当事方反映了多次,为何一直拖着未办? 经核查,负责经办此事的社区工作人员张某某,在承诺“马上更正”、高先生两次催问后,仍拖着不办。高先生拨打“12345”热线反映,问题最后还是转到社区。社区系统管理员杨某某因忘记密码,对系统内的群众诉求件概不知情,既不报告领导,也不联系上级主管部门重置密码,“一忘了之”。最后,在该件办理时限即将到期时,为避免逾期,区三维中心在系统中填入“已下派相关工作人员核实”的处理结果,但实际并未派员核实。 意不意外?“错名纠正”处理过程中,三个环节中只要有任何一个环节的责任人稍微走心一点、尽职一点,都不会出现搁置5个多月而不办理的怪事。群众办理“纠错”这一件小事,相关工作人员却把基层敷衍塞责、懒政怠政等不作为慢作为的日常表现和工作作风“发挥”到极致:无论是社区工作人员张某某“坚持”不改正错误的倔强任性,还是社区系统管理员杨某某“忘记密码”的离奇可笑,抑或是区三维中心未派员而“自动”填写“已派人核实”的弄虚作假,每一个环节的表现都叫人叹为观止。 可以说,正是基层工作人员对群众问题漠不关心,硬生生将一件社区工作人员举手之劳的小事,拖成由省“三抓三促”行动领导小组过问促办才得以解决的“典型案件”。 这虽是极端个例,但也再次提醒,群众利益无小事,加强基层作风一刻都不能松懈。各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,尤其是基层岗位工作人员当时刻谨记,“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”。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,任何时候都要务实、细致、迅速,绝不可推诿拖拉。全心全意服务百姓,把群众的小事、琐事、难事办好,也是基层工作的宗旨和职责所在。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墨白 |
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,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、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、信息等,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,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“来源: 成都商报”字样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侵权举报电话: 028-86783636
新闻热线 86612222 | 服务热线 86613333
订报热线 87677175 | 广告热线 86510016
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
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
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@163.com
本社地址: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| 蜀ICP备:07003170号
Copyright ©1996 - 2017 CDSB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 |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