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商报新闻热线:86612222    成都商报刊号:CN51-0073

2023年5月27日 星期

成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链迎来发展“路线图”

今年力争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

  2023目标

  ■ 力争全市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,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

  ■ 将制定年度公共数据开放重点清单,年内新增开放数据不少于2000万条

  ■ 力争引进大数据重点项目20个以上、总投资额400亿元以上,引进人工智能重点项目25个以上、领军人才团队5个以上,总投资额600亿元以上

  作为成都产业建圈强链的一条重点产业链,大数据与人工智能(含车载智能控制系统)产业链今年将如何发力?5月26日,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获悉,《2023年成都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(含车载智能控制系统)产业建圈强链工作要点》(简称“工作要点”)于近日印发,这意味着成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(含车载智能控制系统)产业链迎来发展“路线图”。

  具体来看,成都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(含车载智能控制系统)产业发展的细化举措有哪些?记者了解到,该工作要点涵盖“工作目标”“重点工作”两个方面,其中,“重点工作”部分明确了17条细化举措。通过打出一套“组合拳”,成都的目标是力争2023年,全市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,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。

  强化公共数据开放共享

  探索产业数据开放流通

  成都正打造“数据+算力+算法+场景”于一体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全要素产业生态体系。瞄准实现这一目标,此次印发的工作要点明确了一项重点工作任务——实施数据价值化攻坚行动,在此过程中,成都将强化公共数据开放共享,探索产业数据开放流通。

  如何强化公共数据开放共享?工作要点显示,成都将制定年度公共数据开放重点清单,年内新增开放数据不少于2000万条。完善公共数据集中授权运营机制,全年形成不低于50类数据服务产品。加强成都数据集团运营,促进数据要素有序高效流动。力争在智慧医疗、智慧交通等公共服务细分领域开放数据集2个以上。

 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需要海量的数据资源,数据开放共享成为一大趋势。对此,成都将探索产业数据开放流通,推动成都市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重要数据目录的研究制定,开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数据采集标准化试点,力争在高端能源装备、智能终端、自动驾驶等产业细分领域开放数据集3个以上。

  抢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,成都已布局相关大数据中心,如何盘活存量资源?此次印发的工作要点也给出了“答案”。成都将实施算力资源化提升行动,其中,将区分已建、在建、待建和老旧数据中心,分类制定存量数据中心优化提升计划并予以实施。

  产业发展还需体制机制保障,对此,成都将制定《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》实施细则,印发《算力券管理办法》,加快推进算力政策落地落实。

  下转02版